2000年牡丹花1元硬幣屬我國第四套人民幣。1992年5月8日國務(wù)院發(fā)布第 97號國務(wù)院令,責成中國人民銀行自1992年6月1日起發(fā)行1元、5角、1角硬輔幣,其背面圖案分別為牡丹花、梅花和菊花。這也是我國首次將花卉圖案搬上流通硬幣。
牡丹花1元硬幣從1991年開始試鑄到2000年停止發(fā)行,按年號的不同共有10枚。2000年牡丹花1元硬幣作為第四套人民幣1元硬幣的“關(guān)門幣”,也是最后一枚標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的1元硬幣,題材眾多:
1、牡丹花是花中之王,也最有望成為我國的國花。
2、2000年是千僖龍年,這一年的硬幣可謂千年等一回。
3、發(fā)行量小,未正式流通。2000年牡丹花1元硬幣之所以被廣大泉友所關(guān)注,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流通中極為少見。實際上它并未被中國人民銀行投入市場流通,而是作為收藏品授權(quán)北京康銀閣公司裝禎成《2000年版中國硬幣》出售。裝禎量:普制30萬,精制2萬??v觀我國硬幣中的“五朵金花”和82、84、86年長城套幣,這些硬幣雖然發(fā)行時間不長卻個個身價不凡,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當時發(fā)行量小,未正式流通。
4、2000年牡丹花1元硬幣的獨特價值在于和1999年菊花1元硬幣的對比。當我們把這兩枚硬幣放在一起,找個老外讓他猜猜哪一枚是第四套人民幣,哪一枚是第五套人民幣,他肯定會認為“菊花幣”是第四套,而“牡丹花”幣是第五套人民幣。因為按國際慣例,一個國家在制作發(fā)行新版錢幣后,將不再制作發(fā)行原來的舊版幣。這就像不可能再有1992年的長城幣和2006年的鋁制1角蘭花硬幣一樣。無獨有偶,在國外也曾也現(xiàn)過類似情況,美國以前曾大量發(fā)行過一種圖案為自由女神像的5美分鎳幣,而從1913年開始,5美分鎳幣的圖案正式改為印第安人像。按理說不會再有1913年的自由女神像5美分鎳幣,可這卻偏偏成了現(xiàn)實。這版珍貴的鎳幣目前存世僅5枚,在不久前舉行的一場拍賣會上,其中的一枚以415萬美元的天價成交,可見其不凡的身價。
由此看來2000年牡丹花1元硬幣也是枚錯幣,它的錯誤不在他設(shè)計和制造,而在于它是一枚本不該出現(xiàn)的硬幣。作為發(fā)行方的中國人民銀行其實也很冤枉,從這枚硬幣未曾投入市場流通可以看出當時人行可能并未打算發(fā)行。只不過后來為了裝幀《2000年版中國硬幣》才臨時制造了一批,從而鑄成大錯。當然1999年菊花1元硬幣功不可沒,它就像綠葉,沒有它也襯不出2000年牡丹花1元硬幣這朵紅花。
5、價格低廉。以1997年—2000年中國硬幣精制幣兩萬套的發(fā)行量而言,目前的售價僅為145元,平均每盒36元,每枚6元,而《2000年中國硬幣》所裝幀的6枚硬幣中有5枚都是未投入市場流通的(1分、2分、5分、1角、1元),2枚是錯幣(1角、1元),從我國1979年開始發(fā)行《中國硬幣》以來可謂絕無僅有。
6、是第四套人民幣的筋幣。我國目前共發(fā)行了5套人民幣,其中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退出市場流通的前3套人民幣,沒有1套是容易集齊的。隨著2005年版第5套人民幣的發(fā)行,第四套人民幣遲早將退出歷史舞臺,2000年牡丹花1元硬幣和菊花1角硬幣作為唯一沒有大量發(fā)行并投入市場流通的兩枚硬幣,必將成為整個第四套人民幣的筋幣,而引起泉友的廣泛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