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久久久狠狠爱小说,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性色av,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一个人看的www免费,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四区

  • 87395閱讀
  • 117回復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倒序閱讀   只看樓主      0 發(fā)表于: 2013-07-03
更多操作

讀書札記

本帖被 仲雨 從 錢幣知識 移動到本區(qū)(2013-10-31)
此系列帖子最初發(fā)在集幣在線的“幣市大家談”欄目中,名為“讀書札記”,后來集幣的丁版主將大部份帖子轉(zhuǎn)入集幣在線的“學術(shù)研究”欄中,但改了題目。承蒙仲雨版主厚愛,將丁版主的版本轉(zhuǎn)來現(xiàn)代錢幣網(wǎng)?,F(xiàn)遵孫老師之囑,將原來的帖子整理后發(fā)在“錢幣知識”欄中,供幣友參考。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 此帖被fwang2450在2014-07-28 04:27重新編輯 ]
本帖最近打賞記錄:
202yi 現(xiàn)代幣 +8 2016-12-15 王兄給我的幫助是巨大的,也是我的老師!
necker1111 現(xiàn)代幣 +1 2016-12-09 我真正開始思考收藏的啟蒙文章!
電話:000000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1 發(fā)表于: 2013-07-03


一年多前誤打誤撞進入現(xiàn)代金銀幣收藏,一直未敢放松學習。“盛世風雅頌”、各種貴金屬幣圖譜、黃教授、葛老的文章/帖子時常重溫,集幣、寶泉、金幣投資等網(wǎng)上論壇細細考古,對現(xiàn)代金銀幣的工藝、歷史小有了解,自己覺得已經(jīng)脫離了初級階段。和老美辯論幣、章時,對老美認為中國尚未達到美國的集幣水平非常不以為然。

最近得閑,到亞馬孫上查了一下英文的錢幣書籍,小吃一驚,居然有幾百上千個查詢結(jié)果,從入門級的傻瓜書到專題論述都有,包括初學者指南、錢幣評級、錢幣買賣、錢幣化學、假幣鑒別、錢幣清洗保養(yǎng)、錢幣攝影、世界錢幣,甚至還有假幣的制作方法。好奇之下,買了幾本看看,才覺得自己要補課的地方還是不少,老老實實退回初級階段去。好多中文錢幣網(wǎng)站上認為是中國特色的怪事,如炒新、97年的狂漲狂落、無良幣商錯估品相、幣商的收/售差價、高端評級幣各級之間的巨大價差,其實都在美國發(fā)生過或仍在發(fā)生,并非中國所專有,知道以后至少可以借鑒,不至于大驚小怪?,F(xiàn)將讀書札記貼出來。看一些,寫一些,希望對和我一樣處于初級階段的幣友有所幫助。但因為是隨手寫下,邏輯性、系統(tǒng)性就可能欠缺一些,望幣友原諒。

這段時間正在讀兩本書:Coin Collecting for Dummies(錢幣收藏傻瓜書),作者是資深幣商兼錢幣學家Neil Berman和PCGS總裁Ron Guth,典型的入門級讀物。另一本是The Coin Collector's Survival Manual(錢幣收藏者的生存指南),作者是資深的稀有幣商Scott Travers,他在八十年代曾擔任過NGC的兼職評級師。這本書初版于1984年,2010年出了第七版,廣受好評。作者開宗明義就警告讀者錢幣收藏這項愛好水很深,水中餓鯊橫行,一不當心就會粉身碎骨,因此作者向讀者提供了“救生包”,讓其安渡艱險并能快樂收藏。書的主旨是收藏兼投資,而非僅僅收藏,這該是大多數(shù)錢幣收藏者的目的吧。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2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一篇:看幣的態(tài)度

根據(jù)Travers的說法,看幣有四種態(tài)度:

1.    找出一枚幣的美妙之處,把幣作為藝術(shù)品來欣賞。
2.    找出幣的長處。
3.    找出幣的瑕疵或缺陷。
4.    同時找出幣的長處和瑕疵,但等幣到手以后再細細欣賞。

有些錢幣愛好者能夠把前三種態(tài)度綜合起來,應用得天衣無縫,這當然最好。但Travers認為第四種態(tài)度最為實用。這是因為一枚幣有各種欣賞層次,可以從美學、歷史和文化各個方面加以欣賞。但是當牽涉到錢幣買賣時,品相最為重要。如果只顧欣賞而忽視了品相,純收藏也許無所謂,但從投資的角度看就可能犯錯。

回顧自己的經(jīng)歷,當初eBay上有一枚69西藏和一枚67新疆,相同售價。本人因為布達拉宮不如新疆的豐收景象有活力而買了新疆。從收藏角度來說沒錯,喜歡就好。但是如果從投資角度來說,那枚69西藏的增值潛力應該比67新疆要大許多。另外,由于是評級幣,品相長短之處已有定論,只是在審美和品相之間做出選擇。如果是買裸幣或原封幣,在審美取舍之外再加品相判斷,難度會增加不少。

對于我等新手來說,找出幣的瑕疵比找出長處要容易。眼力好,有耐心,方法得當,再加一個高倍放大鏡和合適的燈光(后文再談),找出劃痕、磨損、斑點和碰傷并不難。但沒有過手很多幣,沒有大量比較,看出一枚幣的長處談何容易,比如說初打幣和后打幣在壓印、原光和噴砂效果方面的細微差別、各種版別之間的區(qū)別等??床怀鲩L處就意味著可能錯失好幣!

Travers還指出賣家和買家對幣的不同態(tài)度。賣家往往只看到一枚幣的長處,而買家容易集中在幣的短處上。想想這本是人之常情,而且不限于錢幣:“孩子總是自家的好”。幣商在賣出幣時說品相如何好,而回購時會說同一枚幣如何不好,如果不是故意找碴壓價,那就是不知不覺中滑入了這個思維定勢。好的幣商能夠意識到這種買、賣方之間的態(tài)度差異,賣出、買進時都能比較客觀地評價品相。而對于新手來說,購買評級幣無疑會減少這類風險,因為品相已有定論,無須當場判定,不用受這個思維定勢的影響。等對品相判斷有了把握之后,再購進裸幣和原封幣也不遲。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3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二篇:看幣的技巧

每位幣友都得看幣,Travers提出兩種看幣方法,一是按時鐘方向看幣,二是分區(qū)看幣。

按時鐘方向看幣時,要看兩遍。

第一遍是粗看。沿順時針方向把幣的正面和反面掃視一遍。然后將幣微微傾斜、轉(zhuǎn)動,換幾個角度看幣,正反面都看一遍。接下來看幣邊,最后把幣整體看一下。

第二遍是細看。首先按順時針方向仔細觀看正面的鏡面部份,然后按相同方向仔細觀看雕刻的圖案部份。按相同方式觀看反面。然后將幣微微傾斜、轉(zhuǎn)動,換幾個角度看幣,正反面都看一遍。接下來從正面、反面和側(cè)面仔細觀察幣邊。最后把幣整體看一下。

描述幣面情況時也往往使用時鐘術(shù)語,如正面九點鐘方向有一個擦痕。

分區(qū)看幣是把幣面分成幾個部份,最好是四個部份(象限)。每次觀察集中在一個部份,看完一個部份以后再轉(zhuǎn)入下一個部份。其余的觀察方式和按時鐘方向看幣相同,也要分兩次看幣,粗看和細看。每一次看后都要將幣傾斜、轉(zhuǎn)動,最后看幣邊和幣的整體。

(讀了這些才知道自己連幣都不會看。汗!)

Travers強調(diào)要反復練習,練就快速看幣的眼力,因為在好多場合,如拍賣會前的預展、錢幣展銷會等,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慢慢看幣。如果看幣不熟練,就可能漏掉好幣或吃進差幣,連幣商都不能幸免。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4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三篇:看幣的工具

看幣有兩個重要工具,一個是放大鏡,另一個是燈。這兩個工具都大有講究,對品相的判斷有很大影響。

看幣用的放大鏡分為兩種,一種用來判別品相,另一種用來辨別真?zhèn)位蚋膭印1鎰e真?zhèn)位蚋膭有枰弑斗糯箸R,倍數(shù)應達20倍以上,才能看清細部。但倍數(shù)太高的放大鏡用于判別品相時則會夸大幣的缺陷,降低評判結(jié)果。評級公司的評級師通常使用5倍放大鏡,Travers和Berman/Guth建議用5到10倍的放大鏡,要能看到整個幣才行。

燈光對品相判斷的影響非常大,有些會提升對幣的品相判別,如泛光燈和水晶吊燈。最有名的是美國長灘幣展中的泛光燈,能夠美化品相。大多數(shù)參加長灘幣展的幣商在買幣時會在別種燈光下對幣的品相另作評判。Travers說在泛光燈下,一枚AU55品相的幣可能會被看成具有MS60的品相。MS級別的幣要求幣面上的光輪不可中斷,而AU級則允許有少許中斷。在泛光燈下,AU級幣上中斷的光輪會接合起來,呈現(xiàn)出MS的效果。

長灘幣展的泛光燈:


香港幣展上的水晶吊燈估計會讓錢幣增色不少:


另一方面,日光和鹵素燈等強光源會將幣面的瑕疵暴露無遺,從而夸大這些瑕疵,過份降低品相的評級。最理想的光源是75瓦的柔光白熾燈。Travers建議看幣時用柔光白熾臺燈做主光源,日光燈做輔助光源。而Guth則建議模仿專業(yè)評級師的工作環(huán)境,即在一間暗室里打開柔光白熾臺燈看幣。要注意的是主光源一定要是一個點光源,而不是一片光。

看到這里恍然大悟。在美國幣展上,幣商用的都是裝柔光白熾燈泡的伸展燈(tensor light),如上面長灘幣展圖中所示。一直納悶這些燈又大又笨,為什么幣商不換些輕巧的LED燈或鹵素燈,現(xiàn)在才知道這是美國幣商看幣的標準光源。(又笨了一回不是?)這些伸展燈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可以根據(jù)人眼的高度進行調(diào)節(jié),讓幣面反射的光線恰到好處地進入眼中,而鏡面的反光效果,是評判非流通幣品相的一個重要指標。

各種燈光對品相判斷的影響大致如下:

日光、鹵素燈:從MS65降到AU55
日光燈:從MS65降到MS60
柔光白熾燈:從MS65到MS65(無影響)
泛光燈:從AU55提升到MS60
裸絲白熾燈:從MS60(丑陋)提升到MS65(漂亮)
泛光燈加裸絲白熾燈:從AU55提升到MS65

現(xiàn)在上兩張圖,大家可以看看燈光對幣外觀的影響:



這些圖取自eBay上一位幣商logicpapa。無論是裸幣也好、評級幣也好,他總能把價格賣得比別人高,一個重要原因是拍照片時的燈光效果。他的錢幣在照片中看起來總是非常溫暖、晶瑩、華美,讓人不能忘懷,甚至一些65、66級的幣看起來也是那么出色。我當初曾想買一枚69級的銀古科五組天文鐘,但他那兒有一枚68級的,看了就不想放手,最終買了下來,而且競價很激烈。(審美態(tài)度又占了上風不是?Travers說了,買賣錢幣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品相,不要受審美影響!)我不能肯定logicpapa用的是什么燈。從上表看來,很有可能用的是裸絲的白熾燈。在此提醒幣友一下,看幣時一定要注意燈光環(huán)境,以免把好幣看成差幣,把差幣看成好幣。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5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四篇:評級幣的由來

(一些幣友對評級和評級幣很反感,有些其實是出于誤解。讀完以下札記以后,不知是否會有新的看法?)

英文里沒有和“品相”相對應的詞。通常形容幣的品相時用的是condition,即“狀況”。但是這個詞太抽象、空泛,因此專業(yè)人士會使用grade一詞,即“等級”或“品級”。其動詞便是評級、分級。

其實這評級或分級沒什么神秘的。國內(nèi)的1到5品、極差品到極美品等也都是在分級。美國錢幣界直到20世紀60年代也還在使用類似的分級系統(tǒng),從差到好分成11個級別,最高一級是BU。大家各做各的生意,相安無事,誰也沒有把謝爾登 (Sheldon) 的評級系統(tǒng)當什么事兒。

其實謝爾登的評級系統(tǒng)早在1948年就搞出來了,當初是專為評1793-1814年間的大分幣(一美分)用的,與其它硬幣無關(guān)。謝爾登之所以把他的系統(tǒng)定為從1到70,是因為當時品相最差的分幣和品相最好的分幣之間的差價是70倍。也就是說,如果一枚幾乎認不出來的分幣值1美元,那完美品相的分幣就值70美元。(那69級和70級只該差一美元而不是兩三倍不是?)

1803年的大分幣:


話說到了1968年,西方國家通過“倫敦黃金總庫”(London Gold Pool)對黃金價格的操縱失敗,隨后70年代初尼克松將美元與黃金脫鉤,帶來了貴金屬的牛市。而美國錢幣市場也隨之起飛。許多“門外漢”(包括私人、基金和投資銀行)紛紛想要投資錢幣,而且要最高質(zhì)量的錢幣,也就是BU級的,他們不缺錢。問題是BU這個檔次的錢幣也有不同品相,而當時的分級系統(tǒng)無法對它們進一步區(qū)分。因此一些無良幣商開始自行創(chuàng)造一些名稱來形容BU級的這些不同品相,并借機撈錢、坑人,而且是大撈特撈,大坑特坑。反正誰也沒個細分標準,誰也拿他們沒辦法。

這時廣大的正義幣商看不下去了,紛紛向美國錢幣協(xié)會討說法,要求整頓。美國錢幣協(xié)會本來就一直在研究如何改進分級的事兒,這會兒順時應勢,挺身而出,在謝爾登系統(tǒng)的基礎(chǔ)上,于1978年推出了“美國錢幣正式評級標準”,將謝爾登評級系統(tǒng)推廣到其它的錢幣上。正巧美國錢幣協(xié)會旗下有一個錢幣鑒定機構(gòu),稱為ANACS (American Numismatic Association Certification Service,美國錢幣協(xié)會鑒定服務),當時的業(yè)務內(nèi)容是鑒定錢幣的真?zhèn)?,因為錢幣造假橫行。(誰說美國人不造假?)將此機構(gòu)的服務內(nèi)容擴大到品相評級那是順水推舟、眾望所歸的事情。于是ANACS于1979年推出錢幣評級服務,所用標準當然是美國錢幣協(xié)會的“美國錢幣正式評級標準”。這也是美國評級機構(gòu)同時做真?zhèn)舞b定和評級的歷史來由。這時還沒PCGS和NGC什么事兒,這兩家都是八十年代才成立的。不過它們后來居上,一發(fā)不可收拾,搶走了ANACS的市場,而且PCGS首先發(fā)明“裝盒”技術(shù)。(那以前ANACS評級以后是發(fā)兩張帶照片的證書,幣的正反面各一張照片。)ANACS后來被美國錢幣協(xié)會出售,到如今已經(jīng)幾次轉(zhuǎn)手、風光不再了。

ANACS 的評級盒:


美國的第三方評級服務于錢幣市場70年代起飛時應運而生,目的是解決無良幣商坑蒙高端幣投資人的問題,是市場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一種方式。錢幣市場增值后,一枚稀有幣動輒成千上萬美元,品相上的細微差異會造成成百上千美元的差異,將品相細化、系統(tǒng)化、標準化有助于錢幣市場的健康發(fā)展。而中國的錢幣市場目前正處于起飛階段,“門外漢”投資金銀幣的前景大增,類似美國無良幣商利用品相界定模糊而大肆牟利的情況到時候難免會發(fā)生。在中國建立自己的評級標準和有信用的第三方評級機構(gòu)以前,借用國外評級機構(gòu)現(xiàn)有的經(jīng)驗和服務,這對錢幣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對幣友和投資人都不失為一個(臨時?)解決方法。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6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五篇:自我評級

上篇說了,評級或分級無非就是對幣的品相做個判斷,可以是1到5,也可以是謝爾登式的1到70。一般說來,如果幣的價值低,分級粗一些沒關(guān)系,大家對分級標準不統(tǒng)一也沒關(guān)系,因為沒有多少金錢利益。而高價值幣的分級就需要細一些,而且要有統(tǒng)一標準,因為牽涉的金錢數(shù)額巨大。

和印象式的分級比較,謝爾登評級系統(tǒng)對品相的評分包括四個方面,其中兩個是主觀的(這兩個主觀方面決定了不可能用計算機來分級):原光 (luster) 和視覺效果 (eye appeal);兩個是客觀的:壓印 (strike) 和表面狀態(tài)(又稱磨損, wear)。每一個級別在這四個方面都有具體規(guī)定,比如說原光的保留程度、壓印的質(zhì)量、磨損的位置和大小等。這些黃瑞勇教授在“盛世風雅頌”里有介紹,許多幣友都已了解。大家或許不知道的是在“美國錢幣正式評級標準”這本書中,有對美國造幣局鑄造的每一枚錢幣的各品相級別的具體描述。更有甚者,還有該級別的圖樣供參考。這樣一來,大家對某幣的某一級別品相就有了一個統(tǒng)一看法,而且很多幣商、幣友無須借助PCGS和NGC的評級便可自行對品相作出相當準確的級別判斷,比如eBay上有些賣裸幣的美國幣商會在說明中加上自己的評級,供幣友參考。后來PCGS和NGC也都以謝爾登系統(tǒng)為基礎(chǔ),分別出版了各自對美國錢幣分級的說明和實物照片,因此這些第三方評級公司的標準是公開、透明的,至少在評美國幣時是如此,不像有些幣友所稱評級公司是自說自話。如果他們在中國幣上也能做到如此透明程度,那自然就能更有說服力,取信于大家。不過他們一時恐怕做不到。新中國三十多年出了近兩千種紀念幣,把這些幣按所有品相一一拍照陳列出來要多少人力物力?

國內(nèi)一提到評級,往往就會想到NGC和PCGS這些第三方評級公司。其實英文的錢幣收藏啟蒙書一致反復強調(diào)幣友要培養(yǎng)自己評級的能力。美國錢幣協(xié)會每年夏天舉行評級培訓班,任何人都可以付費參加,培訓班提供實物、講解和指導來提高學員的評級能力。這種自我評級能力在買裸幣時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即使在買評級幣時,幣友也要有能力判斷該幣是評級適當、評級過高(overgrading)還是評級過低 (undergrading),也就是說在同一級的幣中也有好、中、差品之分。了解這一點對購買高評分幣的幣友尤為關(guān)鍵。

Travers談到,他在80年代擔任NGC評級師時,是三人一組進行評級。那時他們就意識到在評出的同一級別幣中,品相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散布在從低端到高端這樣一個范圍里,他們內(nèi)部用A、B、C來代表高端、中端、低端,如MS68A、MS68B和MS68C。低端的屬于評級過高的情況,往往是兩位評級師評了68,而另一位評級師評了67。如果重新送評,有可能降一級,從MS68C降至MS67A;而高端的屬于評級過低的情況,往往是兩位評級師評了68,而另一位評級師評了69。如果重新送評,有可能升一級,從MS68A升級至MS69C,以此類推。

(現(xiàn)在NGC應該只有兩位評級師進行評級,只是兩人有分歧時才另加一位評級師,不過同一級別評級幣的高、中、低端品相還是存在,比如說一位評級師評了68,另一位評了67,另加一位評級師評了68,最終評分是68,但應該是68C。)

Travers的內(nèi)幕消息實在讓人很有啟發(fā)。有些評級幣看上去與其級別不符,如這枚傳統(tǒng)文化一組京劇,竟然評上了68分:



原來怎么也想不通?,F(xiàn)在想來這枚幣應該算是PF68C,和PF67A相差無幾。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下次見了至少不用再嘀咕評級師是否一時犯了糊涂。

另一個啟發(fā),是評級幣也不是閉著眼睛就買的事,還是需要好好看幣,對品相有個自己的判斷。要不花了大錢買了一個69C的,倒不如省下錢買一個68A的,重新送評還有可能上69。要想收藏69、70級的幣,起碼要保證買到該級別里的中等品相,這才對得起自己辛苦掙來的血汗錢。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7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六篇: 不給力的美國紀念幣



美國錢幣收藏的大頭是流通幣,小到分幣,大到金幣。錢幣啟蒙書籍的內(nèi)容大部份也都集中在流通幣的集藏上,紀念幣收藏不成氣候。這篇札記介紹美國紀念幣的發(fā)行和收藏情況。

美國發(fā)行紀念幣的目的十分明確,那就是集資。紀念幣要紀念對象是著名的人物、組織、地點和事件。某個組織要集資舉行一項活動,比如說舉行哥倫布博覽會,就可以到國會申請。國會在立項審批以后如果覺得申請合理,就會立法,要求美國造幣局鑄造此紀念幣。早期國會的審批還是很嚴格的,因此像1925年一年發(fā)行了4種紀念幣就算很多了。從1892年到1954年加起來總共也就發(fā)行了50種紀念幣。

美國紀念幣發(fā)行大致分三個時期:早期從1892到1934,中期從1934到1954,近期從1982到現(xiàn)在。(也有把1892到1954稱為傳統(tǒng)時期,而把1982到現(xiàn)在稱為現(xiàn)代時期的。)這三個時期各有特點,下面一一講來。

早期的紀念幣審批和鑄造都控制得很嚴。只有意義重大的題材才能獲批,如哥倫布博覽會、路易斯和克拉克博覽會(這兩位算是美國英雄,率領(lǐng)一個遠征隊首次橫貫美洲大陸,抵達太平洋),和移民首次登陸美洲300周年等,一共有23個品種。

中期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個階段對紀念幣鑄造的控制大為放松。為了牟利,紀念幣的發(fā)起人和承售的幣商想出了至少三種花招:

1. 讓三家造幣廠(費城、舊金山和丹佛)同時造幣。舊金山和丹佛造幣廠鑄造的幣上印有各自的廠標,因此一枚幣就有了三個版本。錢幣收藏者要買三枚才算集齊。
2.  年復一年地重鑄。本來俄勒岡小道 (Oregon Trail) 紀念幣于1926年首發(fā),結(jié)果兩年以后紀念幣的發(fā)起人“俄勒岡小道紀念協(xié)會”又爭取到了批文,在1928年重鑄此紀念幣。更加荒唐的是1933、1934、1936、1937、1938年每年都重鑄,前后延續(xù)了13年之久。
3.  降低鑄造量來造成人為稀缺。俄勒岡小道紀念幣后幾年的重鑄量都很小,幾乎都被投機者購入,然后轉(zhuǎn)手高價出售。得克薩斯百年紀念幣也連鑄五年,鑄造量年年減少,大多數(shù)被投機者囤積牟利。

俄勒岡小道紀念幣:



正是因為中期紀念幣的濫發(fā),導致民怨沸騰。因此國會于1955年停止了紀念幣的審批。這個紀念幣的空白期延續(xù)了幾乎三十年,直到1982年才得以恢復。

但雖然美國現(xiàn)代紀念幣(82年以后發(fā)行的)有一百多種,但其中能讓投資人賺錢的品種也就二十多個,大部份是讓投資人虧錢的。比如說1990年紀念艾森豪威爾百年誕辰的1美元紀念銀幣,發(fā)行價為25美元,15年后半價就可以買到。1995年紀念殘奧會的1美元精制紀念銀幣的發(fā)行價為35美元,十年后的零售價為18美元。大多數(shù)紀念幣最后都跌破了發(fā)行價。連美國造幣局在95年7月的國會聽證會上也坦承,“有明白的紀錄顯示:這些錢幣并非良好的投資工具”。

造成美國現(xiàn)代紀念幣如此不給力的原因,不說大家也猜得出。一是發(fā)行量太大,比如說1987年紀念美國憲法200周年的1美元紀念銀幣銷售了45萬枚(結(jié)果從26美元的發(fā)行價跌到2005年的7美元)。這還算少的。為了紀念92年的奧運會,美國國會批準鑄造1千零50萬枚三種面額的紀念幣,結(jié)果美國造幣局只賣出1百50萬枚不到。足球世界杯的紀念幣也批了1千零75萬枚,也是賣出了不到1百50萬枚。連美國造幣局都聲稱因為造幣過多而虧了錢。

第二個原因是美國官方在紀念幣上提成太多,造成紀念幣升水過高。面值1美元的紀念銀幣要抽取7美元的附加費,而面值5美元的紀念金幣要抽取30美元附加費。1990年的銀價為4.8美元,而艾森豪威爾誕辰紀念幣的售價是25美元。1995年的銀價是5.25美元,而殘奧會紀念幣的售價是35美元。(還抱怨金總不?)量大而發(fā)行價過高,豈有不跌之理。這也是造成美國錢幣收藏者對美國紀念幣敬而遠之、美國紀念幣不成氣候的原因。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8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七篇:壓印效果

壓印效果是謝爾登評級系統(tǒng)的四個指標之一。壓印完好的幣應該圖案清晰,沒有任何模糊、缺失之處。壓印不好、圖案不清晰完全是造幣廠的過錯,和錢幣保管沒有關(guān)系。當然圖案不清晰的另一個原因是流通造成的磨損,但是這類流通幣上圖案磨損部分沒有原光。而未流通幣上壓印不好的圖案部分仍保留了坯餅的原光。

壓印不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弱打,另一個是工作模磨損。

弱打是錢幣壓印時壓力不足造成的。壓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機器的壓力不夠,也可能是上、下工作模之間耦合不夠緊密,其后果是幣上的金屬不能完全填充工作模的凹陷部分(即幣上的浮雕部分),造成高浮雕的頂部圖案不清或完全缺失。美國新奧爾良造幣廠某些年份鑄造的幣弱打現(xiàn)象比較普遍,是因為工廠為了延長工作模的壽命,將上、下工作模耦合放松所致。

以下兩張圖顯示了正常壓印和弱打的“墨丘利10美分”當中的圓形箍。在弱打的幣上,兩道箍當中的分界線有間斷的現(xiàn)象。(圖片取自PCGS。)




工作模磨損也可能造成壓印模糊的情況。但磨損一般是從工作模上凹陷較淺的部分開始,因此工作模磨損造成的弱打在浮雕較低的地方較為明顯,往往是浮雕和底板/ 鏡面的交界之處,表現(xiàn)為浮雕的界限模糊。這一點和壓力不足造成的弱打不一樣。下圖是一枚用磨損較多的晚期工作模壓印的杰弗遜5美分硬幣。高浮雕部分還算清晰,但較浮雕較低的文字部分很多邊緣已經(jīng)模糊。



這是一枚壓印完好的杰弗遜5美分硬幣:


壓印完好、圖案細節(jié)顯示清晰的錢幣在美國很受追捧。據(jù)Travers介紹,有些圓形箍當中分隔線條連續(xù)不斷的墨丘利10美分幣可以賣到六位數(shù)(十萬美金)以上。他本人就幫客戶用這樣的價格買過。如此利潤當然也吸引了造假者,有些造假者會用刀具打通分界線的間斷部分,以假亂真,牟取暴利。

以下是一枚婦女十年銀幣,年份部分有些數(shù)字的壓印模糊,也應是模具磨損所致。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9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八篇:表面狀態(tài)

謝爾登評級系統(tǒng)的另一個指標是“表面狀態(tài)的保持”(surface preservation),又稱磨損 (wear)。錢幣出廠后如果有任何磨損,如碰撞、劃傷、跌落,評級時是定要扣分的,毫無商量的余地。但如果幣上只有造幣廠在生產(chǎn)過程中造成的瑕疵,而沒有進一步磨損,該如何對待?

造幣廠造成的瑕疵包括坯餅上的裂紋、掃痕、模具缺陷造成的瑕疵和底板/鏡面的不平整等。按照技術(shù)定義,造幣廠造成的瑕疵不應包括在“表面狀態(tài)的保持”的評分范圍內(nèi)。如果幣上只是先天不足,沒有后天磨損,那表面狀態(tài)就保持完好,不該扣分。ANACS當初比較一板一眼,完全按謝爾登的字面意思辦事,評級時把造幣廠造成的瑕疵排除在外,不予扣分,有沒有這類瑕疵均一視同仁。

不過雖說造幣廠的瑕疵不是收藏者的過錯,但是幣上有缺陷總是令人不爽。這種態(tài)度會在市場上表現(xiàn)出來。因此同樣的評級分數(shù),有造幣廠瑕疵的幣價格就要相對低一些。(有些因模具錯誤造成的錯幣是例外情況,反倒有人追捧。)NGC和PCGS順應市場潮流,在評估“表面狀態(tài)的保持”時把造幣廠的瑕疵也計算在評分之內(nèi),給予降級處理??蛇@樣一來“表面狀態(tài)的保持”或“磨損”就名不副實了。這些幣造出來就這樣,何來磨損?

由于設(shè)備、工藝的原因,相當部分的早期現(xiàn)代中國金銀幣出廠時就有瑕疵,如掃痕和鏡面不平整,像這枚建國30周年上的掃痕:



NGC的做法比較靈活,在對新中國金銀幣評級時有點像早期的ANACS,對掃痕這類造幣廠產(chǎn)生的瑕疵網(wǎng)開一面,不予扣分。有時候連包裝不善造成的瑕疵,如磨頭之類的,只要是普遍現(xiàn)象,評級時也就不太計較。也就是說NGC愿意按照現(xiàn)代中國金銀幣生產(chǎn)的實際情況做出調(diào)整。正因如此,有些NGC高分評級幣上帶有造幣廠造成的瑕疵就不足為奇了,如這枚磨頭的84香港會展章還評上了69:



相比之下,PCGS比較死腦筋,瑕疵就是瑕疵,不管是誰造成的,一律扣分。這是PCGS的高分評級幣含金量比較高的原因之一,代價就是越來越多的新中國金銀幣收藏者轉(zhuǎn)向NGC。

話說回來,即使NGC對中國造幣廠產(chǎn)生的有些瑕疵還是咬住不放的,如白斑和早期大規(guī)模金銀幣的鏡面壓印質(zhì)量。因此能讓NGC評出高分的早期銀大餅也是珍品了。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10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九篇:讓評級師撓頭的幣

Travers當過NGC的兼職評級師,他總結(jié)出一些讓評級師撓頭、不十分有把握的幣,轉(zhuǎn)述如下:

1. 等級上模棱兩可的幣。前面一篇札記中提到,在同一等級的幣中有高、中、低端之分。某一等級的低端幣和下一個等級的高端幣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這種情況往往讓評級師舉棋不定,因而最終評級具有相當?shù)闹饔^性和隨意性。

2. 正反面品相差異較大的幣。ANACS最早評級時是對正、反兩面分別打分的,比如說MS67/64,67是正面評分,而64是反面評分。后來PCGS和NGC都只給一個分數(shù),原則上是取正、反面兩個分數(shù)中較低的作為整體分數(shù)。如果兩面的評級結(jié)果是MS67/64,那整體分數(shù)就是MS64。但是評級師在實際評級中往往會根據(jù)具體情況略做調(diào)整。如果反面的評分較低,而正面的評分較高,評級師可能會忍不住把整體評分往上拉一些,如從MS64拉到MS65,因為正面比反面更重要。(新中國金銀幣出彩的不是都在反面嗎?)

3. 使用凹刻工藝的金幣,如美國的5美元印第安人頭像金幣。這樣的金幣一般能很好地保持原光,而且磨損部分不容易察覺,評級時對評級師是一個挑戰(zhàn)。這是一枚5美元印第安人頭像金幣:



4. 小規(guī)格幣。小規(guī)格幣對評級師是件頭痛的事。首先拿著就不上手,因為幣太小,手指沒法著力,容易滑落。(評級時要把幣拿在手上。)另外評級時必須根據(jù)幣上的微小空間來判斷磨損對品相的影響。同樣大小的瑕疵,評級時在大、中規(guī)模的幣上和在小規(guī)格幣上所占的份量大不一樣。根據(jù)幣的大小來把握評級分寸就有相當?shù)闹饔^性。(再怎么主觀也不至于把下面這枚慘不忍睹的馬可波羅1克金幣評為PF69吧?)





5. 視覺效果特好的幣。視覺效果特好、外觀尤其漂亮的幣會讓一些評級師看花眼、無視一些輕微的瑕疵(如發(fā)絲痕或輕微的碰傷)而給出高分。這也難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Travers說他個人不同意這種做法,畢竟視覺效果和磨損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不過往往是胳膊拗不過大腿,一旦其他兩位評級師意見一致,他也只有服從的份。

6. 罕見年份的幣。如果兩枚幣的品相完全一樣,但其中一枚出自罕見年份,那么評級師可能會因為其罕見而加分一級。(這么做不公平吧?這品相和罕見度有何關(guān)系?)

由于上述這些主觀因素,Travers一再強調(diào),購買評級幣時也一定要小心看幣,因為買的是幣而不是盒子,購買高評分幣時尤其要注意幣本身的品相,評級分數(shù)只是作為參考。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11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十篇:美國幣市的起伏

和新中國金銀幣的幣市相比,美國幣市的歷史較長,而且有比較詳盡的資料記錄。參看一下美國幣市的起伏,可讓新中國金銀幣的收藏者和投資人借它山之石,舉一反三。

以下是美國幣市從70年代末到現(xiàn)在的走勢圖:



圖中顯示的是PCGS3000指數(shù),也就是PCGS根據(jù)三千種美國錢幣的價格算出的指數(shù),和道瓊指數(shù)類似,可看作美國幣市的整體價格指數(shù)。該圖上有兩個急升階段,一個小規(guī)模急升出現(xiàn)在1980年,與當時金銀價格的飆升段相吻合。以下是20世紀黃金走勢圖:



美國幣市的另一個高潮出現(xiàn)在80年代末,而當時黃金價格并未有顯著變化。那么幣市的飆升和泡沫化就另有原因了。根據(jù)Travers的說法,對評級幣的炒作和場外資金的介入是當年幣市大起大落的始作俑者。隨著PCGS和NGC在80年代末期大力推廣評級幣,一個前所未有的錢幣交易方式,即“不看幣交易”(sight-unseen),受到廣大幣商的鼎力支持。隨之而來的便是大規(guī)模炒作評級幣,包括電話和電視推銷等。其結(jié)果是幣市價格節(jié)節(jié)上升,并引起了華爾街的注意。Kidder Peabody和美林公司設(shè)立了合伙人基金,引導投資人進入幣市,幣市一片繁榮景象。1989年5月前后,錢幣成了美國最紅火的投資標的之一。商業(yè)和投資刊物、媒體廣泛報道評級幣,華爾街日報在頭版上報道了幣市的新榮景。

可惜好景不長,當價格遠遠背離價值時,泡沫必然會破滅。隨著投資基金不規(guī)范運作的曝光,投資人開始離開幣市,從而引發(fā)了美國幣市在90年代初的崩潰。從圖中可以看出,自1990年幣市泡沫破滅以后,至今美國幣市尚未恢復到當時的一半水平,令人不寒而栗。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在美國幣市上丟了錢。以下是PCGS稀有錢幣指數(shù):



從該圖中可以看出,稀有錢幣在80年代末并未隨整體幣市同時狂漲,隨后也并未猛跌,而且最近十幾年來始終保持了穩(wěn)步上升的勢頭,因此稀有幣的投資人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美國幣市和中國幣市不完全一樣,錢幣種類、集藏水平、市場操作各有特色,但是美國幣市幾十年來的起伏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供有心人參考。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12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十一篇:約翰-阿爾巴尼斯(John Albanese)和他的CAC (Certified Acceptance Corporation)



在美國錢幣界,約翰-阿爾巴尼斯可算是一個有名人物了。他本來是一位成功的幣商,于1986年參與創(chuàng)建了PCGS,而后又從PCGS出來,成立了NGC。他在1998年賣掉了在NGC的股份,回去干他的老本行,從事錢幣經(jīng)營。

但這位老兄生性不安分,喜歡打抱不平,往往做出一些驚人之舉。前面一篇札記中提到評級幣在某一級別中還可分為A(高端)、B(中端)、C(低端)等品相。有些幣商就利用這些區(qū)別做文章。他們賣給收藏者的評級幣總是低端品相,而收購高端幣時也是按低端幣的品相付錢,然后重新送評升級或按高端品相出售賺錢。如果是稀有幣,這里面牽涉到的金額巨大,比如說一枚1801年戴帽半身10美元老鷹金幣,MS-64級為15萬美金,MS-63級為6萬美金,而MS-65級為27.5萬美金。那么MS-64級低端幣的價格應該在10萬美元左右,而MS-64級高端幣的價格則應該在21萬美元左右,上下可差10萬美元。

1801年戴帽半身10美元老鷹金幣:


評級幣的另一個問題是評級的不穩(wěn)定。PCGS和NGC成立之初打分很嚴格,后來漸漸放松,以至于許多早期的幣重新送評時會升上一級。評分往往還會隨著市場起伏而有所變化。幣市低潮時送評的幣少,評級師時間較寬裕,評級就比較緊,而幣市紅火時,大量錢幣送評,評級師忙不過來,評分就松一些,尤其是在錢幣展銷會上現(xiàn)場評級時。這種情況稱為“評分膨脹”(gradeflation)。(現(xiàn)在明白為什么有些新中國金銀幣賣帖中要強調(diào)“美國總部評級”了吧?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評級幣這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約翰-阿爾巴尼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重新出山,在2007年成立了CAC,目的是進一步鑒定PCGS和NGC的評級幣。如果說PCGS和NGC是錢幣品相的裁判,那CAC就是要充當裁判的裁判。CAC只接受PCGS和NGC的評級幣,不接受裸幣或其它評級公司的評級幣。CAC將PCGS和NGC的評級幣鑒定以后,會在盒子上貼兩種標簽。綠色標簽表示原來的評級公正,屬于該級別的高端或中端品相,而金色標簽表示原來的評級偏低,重新送評有可能升一級。對于該級別中的低端品相或評級偏高的幣,則原樣送回,不加任何標簽。

CAC綠簽:


CAC金簽:


自成立以來,CAC的業(yè)務基本上集中于美國的稀有評級幣市場,已經(jīng)受到幣商和錢幣收藏者的認可。貼上其金色標簽的評級幣可賣到上一個級別幣價的80%-90%。CAC對新中國稀有評級幣的未來影響還有待觀察,有興趣的幣友不妨前往CAC的網(wǎng)站www.caccoin.com瀏覽一番。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13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十二篇:錢幣醫(yī)生的那些事兒

英文中有一個說法叫coin doctor,譯成中文就是“錢幣醫(yī)生”。顧名思義,他們的使命就是醫(yī)治錢幣上的那些毛病,比如說不雅觀的包漿、擦痕、無原光等等。這些“醫(yī)治好”的錢幣然后就堂而皇之地被賣給收藏者或投資人,坑害他們。

錢幣醫(yī)生和造假者不一樣。他們不偽造錢幣。他們的目的是通過對真幣的加工,提高其品相和評級,從而牟利。比如說一枚銀幣經(jīng)洗過以后,可以從64級提升到66、甚至67級。稀有幣提高一級就能多賣成千上萬美金,因此這個行業(yè)的利潤非??捎^。

錢幣醫(yī)生最簡單的加工方法當然是洗幣,其次是制作人工包漿。其它業(yè)務還包括用膩子填補微小的傷痕,或者用車蠟或環(huán)氧樹脂給錢幣上光,做成假原光。高級的錢幣醫(yī)生會補洞,或者用激光消除幣上的發(fā)絲痕。

清洗以后加上人工包漿的摩根銀幣:


Travers采訪了一位美國幣商,了解了錢幣醫(yī)生的一些情況,比如說是何種人物、如何獲得報酬等。錢幣醫(yī)生一般不自己買賣錢幣,而是和幣商合作,有些衣冠楚楚,有些則不修邊幅。有些是按小時收費,但高級錢幣醫(yī)生是要和幣商對半分成的。據(jù)這位幣商透露,經(jīng)過錢幣醫(yī)生加工的銅幣在評級幣中可占到百分之90%左右,但銀幣和金幣的比例要小得多。

按照評級機構(gòu)的規(guī)定,經(jīng)過錢幣醫(yī)生加工的錢幣是不予評級的。但是分辨出經(jīng)過加工的錢幣談何容易?拿銅幣來說,剛用山奈洗完的銅幣煥然一新,當然逃不過評級師的眼睛。但是如果把洗過的銅幣放上個三、五年,讓其稍稍帶上一些自然包漿,評級師是看不出來的。銀幣就更不用說了,清洗得當?shù)你y幣馬上拿去評級也照樣通過。至于人工包漿,那些手段高明的錢幣醫(yī)生造出來的包漿完全可以以假亂真。有些加工過的錢幣就這樣進入了評級盒。

評級公司對加工過的錢幣恨之入骨,因為如果加工時處理不好,比如說清洗不徹底,化學物質(zhì)還殘留在錢幣上,時間一長就會造成錢幣變色。這時錢幣的主人可以找評級公司討說法,如果原因是評級公司把加工過的幣評級裝盒,那么評級公司要全額賠償。因此評級公司想盡辦法要找出加工過的錢幣。PCGS于2010年啟用了稱為Coin Sniffer的檢測設(shè)備,來檢查錢幣表面是否含有相關(guān)金屬以外的化學物質(zhì)。而PCGS的母公司則于2010年5月將16個幣商告上法庭,因為他們經(jīng)常把加工過的錢幣送評。這些措施起到了震懾作用,但錢幣醫(yī)生這個職業(yè)恐怕將無法根除。

Coin sniffer: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wang2450 離線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9742
  • 精華 14
  • 發(fā)帖991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3-05-16
  • 最后登錄2025-07-06
只看該作者      14 發(fā)表于: 2013-07-03
第十三篇:評級幣重新送評的經(jīng)濟利益

因為各等級的稀有美國幣之間差價巨大,而且評級本身具有不穩(wěn)定因素,因此將評級幣重新送評在美國錢幣界就成為最來錢的方法之一。比如2005年時,一枚MS64的1944年“行走中自由女神”半美元銀幣值56美元,而MS65分的價值高達500美元。如果一枚MS64的高端品相銀幣重評后能升到MS65,就等于升值了好多倍。正因如此,砸盒重評已成了美國錢幣界的正常現(xiàn)象,有些幣商甚至重新送評十幾次。(這意味著NGC和PCGS的評級統(tǒng)計報告對研究實鑄量、存市量意義不大。)這種行為不限于小幣商,大幣商如Heritage拍賣公司的董事長James Halperin更是砸盒重新送評的老手,并從中獲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

將一枚已經(jīng)評級的錢幣重新送評有三種方法。一是砸開評級盒,把錢幣拿出來作為裸幣重新送評。二是交叉送評,也就是把NGC評的幣送給PCGS重評,或者把PCGS評的幣送給NGC重評。另外NGC和PCGS還接受自家評級幣的重新評級 (regrade) 。在這三種方法當中,砸盒重評的潛在利潤最大,風險也最大。

砸盒重評成功的關(guān)鍵,一是對幣的品相有準確的判斷,也就是說,該幣必須具有這一等級中的高端品相,這樣重評后才有可能升一級,否則重評的結(jié)果有可能是降一級。其二,必須掌握損益比。比如在同一類幣中,MS64的為50美元,MS63的為38美元,而MS65的為250美元,這樣就值得砸盒重評,因為降一級的損失為12美元,而升一級的收益為200美元。和收益相比,損失可以忽略不計。Halperin說他腦子里有一張表,當中一列是現(xiàn)有評級幣的價格,左邊一列是低一級的價格,右邊一列則是高一級的價格。只有損益比到了能夠接受的范圍時,他才會砸盒。

砸盒的最大風險還不是降級,而是砸了以后再也進不了評級盒。上一篇札記說過,錢幣醫(yī)生加工過的錢幣有些也混進了評級盒。如果把這些錢幣砸出來重新送評,就可能被評級師察覺出來而拒評,被裝入“裹尸袋”中送回,這時稀有幣的損失就大了。

相比之下,交叉送評和重新評級的風險就小得多。送評人無須砸盒取出錢幣,而是將原盒送交評級公司。如果重評的結(jié)果達到了送評人的最低標準,評級公司就會砸盒并重新裝盒。如果達不到送評人的最低標準,便原盒送回,但有一個條件,就是送評人的最低標準不得高于現(xiàn)有的評級。據(jù)說評級師在交叉評級或重新評級時不受原來評級的影響,甚至都不會看原來的評級分數(shù)。但是這樣的評級是透過評級盒進行的,因此評級師一般要保守一些,重評的分數(shù)變化不會太大。如果升級不成,送評人最多損失一筆送評費和郵費,這些在美國都不貴。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wǎng)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描述
快速回復

 回復后跳轉(zhuǎn)到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