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社會生活中一種雅致而滿含情趣的文化活動,它變數(shù)四伏、撲朔迷離、博大精深。從古迄今使無數(shù)達官顯貴、文豪騷客、布衣平民傾倒在它的腳下。收藏既然是一種社會文化活動就具備一定的屬性,下面簡要闡釋之。
娛樂性是收藏的第一屬性。收藏能拓展和延伸人們的生活空間、審美空間及想象空間,使人樂此不疲,賦有童貞童趣。明朝大書法家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說》一文中闡釋道,人們喜歡骨董,在于喜歡骨董可以賞心悅目,可以滿足自我審美追求意愿。他還認為,賞玩骨董必先凈室熏荼、凈手煮茗,有除祛疾病、延年益壽的功效。欣賞骨董必定心氣平和,就好像面對一位古代的哲人,可以化解心中郁結之氣,收斂內(nèi)心放縱不羈的念頭。這實在是高士達人澄懷濾慮、與物煕和的一種最高境界。收藏帶給人的快樂和審美愉悅不僅表現(xiàn)在品味自己藏品時的那種心曠神怡和物我兩忘,也表現(xiàn)在每當搜集到一件精妙之物時的欣喜若狂。宋朝趙明誠、李清照夫婦,盡管出身官宦之家,但他們?yōu)榱耸詹兀笆橙ブ厝?,衣去重彩,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涂金刺繡之具”,每遇古今名人書畫或三代五季奇器,輒市之。搬運回家,共同鑒賞、把玩、考證,“幾案羅列枕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犬馬之上。”至于宋朝四大書家中的米芾愛石,蘇軾、黃庭堅癖硯癖墨,更為讀書人所熟知。據(jù)說他們每獲得一件新奇藏品,自得其樂之情油然而生,內(nèi)心的積郁和對時政的感嘆也借以宣泄,官場的傾軋帶來的不快統(tǒng)統(tǒng)得到釋放,這種愉悅局外人是無法感受到的。我一介平頭百姓,但古人的這種感受我也有,我每年暑假回烏盟農(nóng)村騎自行車收購古玩,一天從大早到傍晚走十幾個村莊都不覺得累和餓。每當老鄉(xiāng)拿出件我心愛的古物來,心就砰砰亂跳,總要不惜代價把它收購,一路上惴惴不安深怕這件物品丟失,不知要揣摸多少次。
收藏的第二屬性是知識性,所謂知識性應從兩個方面去談。一是搞收藏的人起碼應具備較豐富的知識,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社會沿革、百科常識都要有所了解,你才能搞好收藏。否則你知識太淺陋,見識太低端,甚或連一些常見的繁體漢字都認不全,就貿(mào)然地搞起了收藏,這豈不是東施效顰。即使你硬要涉入這一行當,也不會有建樹,甚至花錢買糟粕。列舉一下古今藏家,那個不是學富五斗之人,蘇軾、梁啟超、李叔同、王世襄等。蘇軾集石集硯,梁啟超藏畫藏碑帖拓本,李叔同集硯集扇子,王世襄老先生集古琴、銅像、古典家具。收藏的知識性表現(xiàn)在另一方面就是搞收藏能促進藏家豐富知識、增強甄別、拓寬思維。知識的識取決不能空穴來風無所依托,也不能完全從書本到書本,有的必須借助一定的實物資料去研究去啟迪。這很好領會,你獲得了一件古物,必須對它進行研究,它的出處、成因、成分、價值、傳世量等。研究的過程就是查找資料、向行家咨詢、拜謁博物院的過程,也就是知識增長的過程。前面提到的王世襄老先生,他是當代文物鑒賞家,他收藏的東西太多了,從蛐蛐罐、蟈蟈葫蘆、鴿哨、鳥籠子到明清家具、竹刻、書畫、瓷像、古琴等,大凡北京人認為值得玩和藏的東西他都收藏。與一般藏家不同的是,王世襄不但能藏能玩,也能研究也能著述。他收藏過的東西,大都留下了精辟的研究心得與文字記載,譬如京津人喜愛藏玩葫蘆,但怎么個玩法,卻記載很少,世襄老先生的《中國葫蘆》一書的出版,給后人留下這方面難得的資料。
收藏的第三個屬性是明志性,就是借藏品來表達自我的志向、品性及對人生的領悟和奮斗方向。性格堅毅而有獨立思想的人一定喜歡收藏瓷器及玉器,他們在瓷器玉器柔和的光澤里發(fā)現(xiàn)了該事物內(nèi)在的堅貞和純粹,以及抗擊外界侵蝕的韌性。寬仁坦蕩而又剛正不阿的人一定喜歡收藏奇石,奇石雖小,能給人山巒般的慰藉。仁者愛山,山不能搬回家中,奇石置于案頭,舉目矚望腦海隨時能幻化出嶙峋之石山。我國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國民政府時期的“七君子”之一的沈鈞儒先生,建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他一生為國事奔走,堅持真理剛正不阿。他同時也是位藏石家,他的家中不僅圖書盈架,而且奇石累累,他把書房命名為“與石居”并為之賦詩一首,“吾生尤愛石,謂是取其堅。掇拾滿吾居,安然伴石眠。至小莫能破,至剛塞天淵。深識無茍同,涉跡漸戔戔。”山,多情而寂寞,多情指的是姿態(tài)萬千,寂寞指的是內(nèi)心深邃,這是沈老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
收藏最后一個屬性是財富性。誰都明白搞收藏也是一種投資手段,它能使你的資產(chǎn)增值保值,特別是那些珍稀藏品。但既然是創(chuàng)造財富,就不可能那樣容易,有錢搞收藏的未必有見識,有見識的未必有資財,見識資財集于一身之人,此人必驕必剛愎自用,又不肯下苦功虛心求訪,這就是那些最佳寶物始終隱秘在民間的原因。況且現(xiàn)在搞收藏的人們越來越蕪雜浮躁,把收藏的財富性無限擴大,其他屬性很少談及,在這樣利令智昏的情況下,收購到贗品的幾率就極大地增加了??磥硐肟扛闶詹刭嵢∝敻槐仨毦邆溥@樣一些條件,一有一定的財力,也舍得花錢也敢花錢,二有見識有決斷,三懂得抓住機遇,四會經(jīng)營,五知曉什么時候舍棄,也就是賣出。以上是我搞古玩經(jīng)營的幾點經(jīng)驗之談。否則收藏的財富性就根本無法談起,它只能是純消費。
上面的文章摘自包頭日報,本人覺得有道理,就拿來以饗大家了!希望能在你狂熱而執(zhí)著的追求中帶來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