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樣多人關(guān)注這個帖子,我也來說兩句吧。許多人把包漿浪漫化了。事實上好的包漿十分難得,很多包漿極其丑陋,洗掉對錢幣的品相只有好處。下面是對這個實驗的幾點補充:
1. 國外一般是用食用橄欖油進行清洗,因為食用橄欖油較純,沒有雜質(zhì),不會腐蝕金屬材料。有些包漿或污垢需要浸泡一段時間,用成分不明的機油有風(fēng)險。
2. 不應(yīng)用相機擦鏡紙。擦鏡紙可能對照相機鏡頭是安全的,但是對鏡面底板不安全。應(yīng)該像陳先生說那樣用醫(yī)用棉簽。本人使用醫(yī)用棉簽從來沒有把鏡面磨花過。
3. 在清洗過程中,除了棉簽以外,不得有任何擦抹的動作,用餐巾紙(最好用廚房紙巾)吸干水分時是把紙按在幣上吸的,不是擦干的。
4. 最后一道用無水酒精效果比較好。無水酒精自然揮發(fā)很快,不會留下水漬。
樓主所示的這些淺層包漿很容易清除。以下是一枚銅章洗前和洗后的比較:
